戴比尔斯第一季度业绩承压,“独立”后或将破局新生

 

指标

2025年Q1

2024年Q1

同比变化

钻石产量

(万克拉)

610

690

-11%

销售额

(亿美元)

5.2

9.25

-44%

销售量

(万克拉)

471

487

-3%

均价

(美元/克拉)

124

201

-38%

价格指数

(2006年12月为“100”)

94

110

-15%

▲ 数据源:英美资源集团

 

一、数据

根据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昨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产量报告,由于市场低迷的影响,旗下钻石公司戴比尔斯(De Beers)的生产和销售表现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上表)

该季度的钻石总产量为610万克拉,同比下降11% 。分区域来看:

  • 博茨瓦纳作为核心产区,产量同比下滑8%至460万克拉,主要原因是主动减产以应对需求疲软;

  • 加拿大产量锐减40%至38.9万克拉,原因是低品位的矿石处理比例上升;

  • 南非受暴雨和轮班调整影响,产量下降19%至48.3万克拉;

  • 纳米比亚产量保持稳定。

销售端的情况也不甚理想:第一季度钻石销售额为5.2亿美元,同比下降44% ,销售量同比微降3%至470万克拉,平均售价从去年同期的 201美元/克拉下降38%至124美元/克拉。价格指数(以2006年12月为基准“100”)同比下降15%至94。

有观点认为,价格下跌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销售结构向低价值商品倾斜,二是库存调整导致高价值产品占比减少。

当然,市场的低迷依旧是最核心的原因。

二、现状:库存高压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困境

当前全球钻石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尽管美国市场在2024年假日季的珠宝需求“基本符合预期”,但中游环节(切磨加工企业)的库存积压问题持续压制了买家的采购意愿。英美资源集团指出,裸钻库存过剩导致中游企业补货策略趋于保守,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近日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短期采购的观望情绪。

从行业结构看,钻石产业链随着大环境出现了一定的波动。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奢侈品消费疲软,以及来自培育钻石的竞争,导致天然钻石需求持续萎缩。尽管一季度末期的裸钻价格出现企稳迹象(如下图),但市场信心仍显脆弱。

▲ 1克拉天然裸钻价格走势(三个月)

截至时间:2025年4月25日

图源:Rapaport

 

三、英美资源集团的战略抉择:剥离非核心资产

面对钻石业务的颓势,英美资源集团的态度明确:剥离钻石业务,退出非核心领域。

集团CEO 邓肯·万布拉德(Duncan Wanblad)在财报中强调,“2025年是在资产组合和组织结构上进行转型的关键一年”,重点放在以铜、铁矿石和化肥为主业的“高利润率、高资本回报”项目。

具体到戴比尔斯,英美资源或将继续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寻求潜在买家,另一方面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绝对意味着钻石行业就此没落,而仅仅代表了一家集团通过评估后做出的单方面选择。

四、展望:剥离后的戴比尔斯怎样破局?

客观地讲,在戴比尔斯成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英美资源集团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一旦完成剥离,戴比尔斯将面临独立运营的挑战,但这也可能成为其重塑竞争力的契机:

战略灵活性提升:脱离英美资源的多元化架构后,戴比尔斯可更专注于钻石产业链的深耕。无论和上游生产国(如博茨瓦纳)的紧密联合,还是和中游加工国(如印度)的捆绑,甚至在中美印三个主要下游市场国家的宣传推广,或许都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资本运作空间扩大:假如最终选择独立上市的道路,戴比尔斯可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务工具筹集资金,投资于勘探、技术升级以及新兴市场的开发,并以此获得更聚焦、更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品牌与营销创新:作为独立实体,戴比尔斯或将更专注于前不久重启的“恒久远”宣传策略,以此强化天然钻石的情感价值,并尽快与培育钻石形成具有差异化的和谐共进态势。

从目前的规划看,戴比尔斯2025年产量目标依然锁定在2000万-2300万克拉,单位成本控制在94美元/克拉。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戴比尔斯若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仍有望在钻石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中一如既往地起到领导作用。

未来,天然钻石的价值叙事、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这场行业变革的关键因素。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伙伴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创建时间:2025-04-25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