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比尔斯减值29亿美元的背后:天然钻石行业的寒冬与曙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最近24小时内,国际钻石行业最重要的新闻之一,莫过于英美资源集团将旗下公司戴比尔斯减记 29 亿美元

由于这是自2023年减值 16 亿美元以来的又一次减记行为,因此国际媒体纷纷以这个数字为核心,表达了对天然钻石行业的深刻担忧。

尽管媒体显得很着急,但如果我们全面地看待戴比尔斯公司的动向,以及考量全球市场状况的话,会发现尽管2024年过得极为艰难,但未来的路并非完全黯淡。

 

为什么要减值

账面价值的调整,是英美资源集团对行业与宏观经济风险的认同与反馈,也和该集团的某些特定愿景有关。

从英美资源集团发布的内容来看,钻石市场需求疲软、毛坯指数下跌20%,这些因素都导致了2024年戴比尔斯账面价值的下降。集团方面承认这种市场颓势的存在,因此进行了减记。

然而这里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就是英美资源集团未来的核心业务是铜矿。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钻石矿产成了该集团希望剥离的板块。从去年5月份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出,这已经是基本不会变的发展方向。

因此,有些媒体就提出,这次采取减记的方式,除了承认市场低迷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战略投资者介入

另外需要了解的是,无论以后戴比尔斯是单独上市还是归于其他集团,都不会影响该公司的运营。尤其是最近和博茨瓦纳敲定了新一轮的销售和开采协议,这对于天然钻石行业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并且意味着戴比尔斯将来在上游端的运营是有保障的。

所以,与其过度关注“减值”的事儿,不如仔细考量公司在2024年的运营状况,以及目前的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机遇。

 

戴比尔斯的运营与财务表现

2024年,戴比尔斯钻石毛坯总产量下降 22% 至 2470 万克拉(注:2023年为 3190 万克拉),并下调了2025年的产量指引至 2000~2300 万克拉。这个主动减产的行为,确实反映了该年度全球市场的低迷。

同年内,戴比尔斯销售收入下降 23% 至 33 亿美元,其中毛坯钻销售收入下降 25% 至 27 亿美元左右、销量下降 28% 至 1790 万克拉左右(第四季度销量同比攀升 64%)

不过由于高价值毛坯的占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尽管整体的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20%,但2024年的平均售价却上升了 3% 至 152 美元/克拉。

在毛坯开采及生产成本涨至 93 美元/克拉的前提下,2024年戴比尔斯的 EBITDA 亏损额为 2500 万美元(2023年盈利 7200 万)。

但从净利润的角度来看,戴比尔斯2024年净亏损 2.88 亿美元,低于2023年的 3.14 亿亏损额。

 

市场风险与机会

2024年天然钻石市场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市场的低迷,二是培育钻石的冲击。最近的国际媒体也大都围绕这两点展开讨论,总结来看有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中国市场的低迷,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经济环境。不过从长期来看,经济波动是正常的,所以无须对此过于着急。

我们始终相信中国的经济情况会更好,并且能在各种前沿阵地(如AI技术、半导体技术、文化输出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中国目前的“奢侈品羞耻感”也是媒体讨论较多的内容,IDEX甚至还在昨天发布了一篇专文来讲述这种“排斥炫富”的社会共识。

国际媒体在讨论的时候,总是喜欢将这种共识和中国的政治挂钩,我们对这种解读方式持保留态度。我们始终相信两点:1)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制定的政策,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2)思潮的诞生与演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第三,培育钻石在2024年的市场增势较猛,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美国零售端增长43%、印度加工量超越天然钻石,都是之前在各种分析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情况。至于中国市场,就2024年裸石进口数据来看,市场是在明显上升的。

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前者以亲民和普惠为核心,后者以稀缺和“less is more”为核心,现在之所以会有市场冲突,是因为市场本身并没有定型的缘故。从长期看,我们坚信这两类产品可以和谐共存,并且服务各自的客群。

 

小结

尽管戴比尔斯经历了价值重估的阵痛,但这次减记行为更像是一次战略性的自我修正。英美资源集团将铜矿定为核心赛道的选择,恰与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形成共振,而戴比尔斯与博茨瓦纳达成的开采协议,则为天然钻石产业保留了珍贵的地缘支点。

值得关注的是,戴比尔斯在主动减产的同时实现高价值产品占比提升,这种"以质换量"的策略已初现成效。正如钻石的形成需要地质运动的淬炼,这个百年行业也将在市场变革的压力中,逐渐析出更清晰的价值结晶。

当我们回顾这场看似惨烈的价值重估时,或许会觉得这正是行业涅槃重生的前奏。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本文封面图源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伙伴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创建时间:2025-02-22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