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2025年培育钻石市场会崩溃吗?

本文编译自 Rough & Polished,请谨慎参考。

 

2024年7月,Rapaport发布了一篇题为“钻石行业正在承受销售放缓的压力”的新闻稿,其中预测2025年美国婚戒珠宝市场中的实验室培育钻石(LGD)将崩溃。Rapaport认为,2024年培育钻石将在美国婚戒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占订婚戒指购买的50%以上。然而,2025年该市场将崩溃,因为其极低的价格将使其不适合作为订婚戒指。随着消费者回归传统订婚戒指,其对婚姻的承诺价值适中,天然钻石需求将强劲回归。

这一预测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24年5月为戴比尔斯进行的“天然钻石行业未来”研究结果相一致。尽管BCG在时间线预测上更为谨慎,但它对于LGD市场发展的观点与Rapaport的看法一致——培育钻石的价格将迅速且大幅下跌,这不可避免地会将其挤出婚戒珠宝领域,而转向时尚饰品的细分市场,类似于立方氧化锆、合成莫桑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培育钻石价格下跌的趋势无疑是客观存在的。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高利润率吸引了并继续吸引着众多参与者进入这一市场。他们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供应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需求,因此价格正在下降。这一过程将持续到价格跨越某个阈值,该阈值对消费者而言区分了“珍贵”珠宝与“时尚”珠宝,届时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市场将明确且不可逆转地分离。当然,天然钻石的价格应该保持在这个阈值之上,而且越高越好。

这个原始模型支撑了Rapaport和BCG的预测,但有几个问题让人对其中的价值问题产生怀疑。

我们注意到,天然钻石的价格也在下跌。尽管目前其降价速度明显低于培育钻石,但其背后的原因比正常的竞争和供需平衡观念更加致命。

从历史上看,钻石和宝石的高价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市场的垄断性组织和有效的品类营销。主要的原石生产商在寡头垄断的框架下运营,利润部分用于营销计划,旨在扩大最终产品买家(即消费者)的群体规模。这一机制确保了钻石产业链中资本最密集、最惰性的部分——采矿的高盈利能力和运营稳定性,而主要风险则由经销商和切磨工厂承担。

可以说,正是这一方案,也只有这一方案,使天然钻石实现了高而相对稳定的价格。

如今,这一方案已被摧毁。21世纪初,由于战术性政治考虑,市场失去了其垄断性组织。主要的原石生产商已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因制裁而负担沉重的俄罗斯现在不得不将原石的价格降低数十个百分点。

由于NDC(天然钻石协会)的错误决策以及阿尔罗萨退出该组织后营销计划资金损失,钻石的品类营销已完全失败。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走向灾难,而目前价格的逐渐下降只是由于一个世纪的垄断行为所积累的巨大隐患。

在此背景下,如今关于天然钻石“因其在地球上剩余数量有限而具有某种固有价值”的流行说法至少显得天真。地壳中任何矿产资源的数量,无论是烃类、有色金属还是其他矿物原料,从理论上讲都是有限的。这并不妨碍大宗商品价格由于众多市场和非市场原因而在广泛范围内波动,其中储量所起的作用远非主要。天然钻石的价值不是由市场上已经流通或仍未从矿床中提取的克拉数决定的,而是完全由消费者购买钻石的欲望决定的。

因此,如今观察到的天然钻石价格下跌的现象,并不主要是由中国经济放缓或其他宏观经济原因造成的,而是由钻石市场内部价值创造机制的破坏所引起的。这很容易通过其他天然宝石价格的显著上涨来证明——几乎所有天然宝石的价格都在上涨,除了钻石。

培育钻石在五年内占据了美国订婚戒指市场的一半——这是一个惊人的、很短的发展过程。这一杰出成果仅仅是通过价格竞争实现的吗?仅仅以“与天然钻石相同的价格为年轻人提供在所有特性上都超越天然钻石的同类产品”就够了吗?这些Z世代和Y世代的消费者选择培育钻石仅仅是由性价比决定的吗?当然不是。

 

你无法让素食主义者订购一块肋眼牛排,即使它的价格比水煮燕麦还要低。向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提供一件貂皮大衣也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价格降低到羊毛大衣的水平。

 

在Y世代和Z世代(即婚戒珠宝的主要和潜在消费者)的价值体系中,培育钻石是容易融入其中的,主要是替代了“破坏环境的采矿业”。因此,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所谓“培育钻石在跨越某个价格阈值后将从‘珍贵珠宝’转变为‘时尚饰品’,从而不适合订婚仪式”的说法需要进行调整。

“道德”成分的溢价是最终消费者为培育钻石支付的价格中的重要部分。培育钻石生产商可以在成本和批发价格层面竞争,零售商可以在零售价格层面竞争,但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无疑都对提高“伦理”溢价感兴趣。

在这个方面,竞争关系会让位于团结。

令人惊讶的是,培育钻石行业虽然缺乏与NDC类似的行业协会和机构,却实施了一个事实上的“品类营销”计划,更准确地说是“反向营销”——因为这个计划完全建立在批评天然钻石这个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在(几乎)所有培育钻石生产商的网站、零售商渠道以及推广该产品的社交网络上,都可以找到证明该产品在道德和环境方面优于天然钻石的论点。

是的,培育钻石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客观上会降低价格。但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反向营销、提高“道德”溢价可以(而且很可能)发挥作用。

因此,培育钻石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他们进一步蚕食天然钻石市场的努力就会越积极。

顺便说一句,在培育钻石价格结构中出现的“道德溢价”,有助于部分解释合成刚玉和祖母绿迅速转变为时尚饰品的现象——在那些人造产品技术发展的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众消费者远未形成类似Y世代和Z世代的生态和道德观念。因此,合成彩宝的价格结构中缺乏“道德溢价”,并且针对天然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的任何“反向营销”计划都是无用的。结果,技术进步和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将合成宝石的价格降到了区分“天然珍贵珠宝”和“人造时尚饰品”的阈值以下,市场成功分离。

然而,在现代条件下重复一个世纪前的经验并不明智。消费者的个性、他们的动机和价值观的层次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Rapaport的预测相反,培育钻石市场不太可能在2025年崩溃。只不过,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之间营销战的加剧几乎是必然的。

伙伴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创建时间:2024-08-13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