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价格下跌严重,供求关系依然危机重重
在印度方面正式公布6月进出口数据之前,我们已经能从不同的渠道看到大量的消息,从中窥得全球钻石市场低迷的现状。
上周Rapaport报价表出现“近年来最大幅度下调”之后(如下图),国际舆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某些个之前发言很积极的“独立分析师”似乎学会了闭嘴,不再那么热衷于高唱“价值前景”,而是开始表示“担忧与关切”。他们讲讲印度切磨、讲讲市场格局,显得温顺可爱了许多。

▲ 7月5日的Rapaport报价表出现了罕见的大面积下滑,引起了业内的激烈讨论。
想必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一点:供大于求的状况一时半会儿并不会得到有效缓解,因此目前已经不适合高喊口号了,而需要真正深入市场、深入行业地思考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更具体的数据。
毫不意外地,从Rapaport昨晚发布的价格评述可以看出,天然钻石的价格出现了近年来最大幅度的单周下跌,四个重量板块的价格变化分别为:
0.30ct:-4.70%
0.50ct:-3.57%
1.00ct:-2.93%
3.00ct:-3.04%
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以2022年12月30日为基点,四板块价格的每周变化情况大体如下图所示:

拆分到每一周,情况大体如下图:




与价格相对应的是库存。在同样的时段内,RapNet的裸钻库存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目前已经接近了较高的水平(165万粒左右,如下图)。

▲ 图源:Rapaport
由此可见,天然钻石在中游(印度为主)的供求关系并不理想。简而言之,就是“不容易卖掉”。
从各路机构提供的评论来看,美国的买家大都按需进货,印度本土目前处于淡季,而中国市场已经基本停滞。所以,钻石行业面临的挑战是系统性、全局性的,并或已形成(如印度方面所说的)“接近危机的状态”。
现在业内有两个疑惑:一是批发价格的持续下降,会不会影响到终端的零售价格?二是中国市场会不会复苏?然而几乎没人可以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机构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计算、分析和打气。
与此同时,美国的CPI似乎已经稳下来了(如下图),6月份3.0%的增幅较5月收窄了0.3个百分点。某些机构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该国的珠宝行业也是一个刺激,然而我们对此依旧持谨慎态度,毕竟不确定性因素还是太多,并且现在确实还看不到数据的反转。

所以,业内不得不做好一些准备,比如中游的裸钻库存会进一步上升、印度的批发商依然会压价出货、下游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复苏在Q3或许很难实现等等。
之前看到有评论文章说,钻石行业的关键在下游、在消费端。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下游消费端的思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年轻的人们正在变得理性、变得更追求性价比,因此对“奢侈品”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人性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而是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从而让人性的另一个侧面得到了更多的展现。因此,当有人说“市场会复苏的,人们会继续喜欢钻石”的时候,我们是同意这个观点的。
只是需要多久,这还真说不准。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