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下降、竞争激烈,印度钻石行业在夹缝中生存

 
 
 

01

上游的萎缩

2023年天然钻石(毛坯)的全球产量和产值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产量为1.1152亿克拉,产值为127.2亿美元,分别比2022年减少了 7.6% 和 20% 左右。(数据源:金伯利进程、GJEPC)

Tenoris针对过去二十年的天然钻石上游情况做了总结(如下图),其中2023年产量的降幅与金伯利进程的数据有所不同,请谨慎参考。

 

▲ 2004-2023年全球钻石毛坯产量和产值变化

图源:Tenoris

 

从各产地的情况来看,除了俄罗斯在产量方面下降了11%左右之外,其他如博茨瓦纳、加拿大等地的产量都没有太大变化,但产值却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这说明毛坯钻的供求关系并不健康,从而导致了价格的下降。(注:从金伯利进程的数据倒推,毛坯钻价格的降幅应该在14%左右。)这一点在Paul Zimnisky的毛坯价格变化曲线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佐证(如下图):

 

▲ 图源:Paul Zimnisky

 

02

下游和中游的困境

毛坯市场低迷的直接原因,是下游裸钻需求的剧烈下降。无论是IDEX还是Rapaport,近18个月以来的裸钻价格均呈现了不理想的状态。

 

▲ 左图:IDEX裸钻价格指数近3年来的变化趋势(红框内为2023年1月1日至今)

右图:根据Rapaport周报整理的四个重量板块价格变化趋势(自2023年1月初至今)

 

如之前文章所述,在目前全球三大关键市场(美、中、印)之中,中国市场的需求情况最不理想,其中有经济环境、消费意识等多重因素。

从近期印媒陆续发布的消息来看,市场下滑给印度钻石加工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部分工厂已经开始减少毛坯的采购,但依然(被迫)维持了“一定量的裸钻生产”,以避免造成工人的流失。因此,从短期来看,准备向下游输送的天然钻石裸钻数量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减少。

与此同时,印度的钻石行业组织还没有打算像去年10月中旬那样“号召大家停止从上游采购毛坯”。当时的停购行动维持了两个月(2023年10月中-12月中),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印度加工厂的负担。但现在从Vipul Shah(GJEPC主席)的态度来看,似乎印度方面更期望从拉升需求方面开展工作,而不是停止采购。

只不过,从印度的业内角度来讲,他们依旧需要来自印政府的扶植(如在SNZ销售毛坯等等)。Fashion Network 昨天发表文章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的天然钻石裸钻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5%左右(注:目前我们缺乏数据佐证,请谨慎参考),这是很严重的下滑。“除非政府给予这个行业支持,否则目前的局面很难(在短期内)稳定下来。”

03

夹缝中的印度

另外,培育钻石的介入是让业内无法回避的事实。作为(培育钻石毛坯)生产大国的印度,不会放弃对这类产品的扶植,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可避免地对天然钻石市场的扩张起到了制约作用——直至最终形成所谓“平行的市场”。

在国际层面上,针对“培育钻石未来”的争议一直在持续,每一个声音都会被有意无意地扩大和传播。反对派不断放出降价的消息,而支持派会不断强调“下游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思维转变”、价格独立、利润理性化等等,由此形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跨国论战”。

下图所示,仅为凤毛麟角。

 

 

 

 

这似乎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斗,让前仆后继的参与者在多次的思想碰撞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对于印度而言,它似乎无法(也无需)得罪任何一派:

一方面,它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加工国(中游),并且是被资本看好的、快速发展的天然钻石下游市场(下游)。另一方面,它立志成为全球培育钻石毛坯生产大国(上游),以此谋求在产业链上更大的主动权,印政府也对此极为重视和扶植。

所以,在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两个行业不断挤压和争夺的过程中,印度需要在“夹缝”中协调利益,从而为本国的就业数量、行业地位、经济收益、科技发展、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寻求增长。

未来,印度究竟将怎样在扩大天然钻石市场的同时,继续提升培育钻石的产业规模呢?它会如何协调和摇摆?这场“夹缝中求生存”的游戏,恐怕是钻石行业近百年来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了。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

 

伙伴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创建时间:2024-07-05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