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然钻石的价格能否延续现在的涨势?
这是今年最后一篇关于天然钻石价格的解读。
昨晚,Rapaport发布了最近一周的天然钻石B2B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0分和3克拉区段的裸钻略有降价、50分和1克拉则不出意料地涨价了。

· 0.30ct:-0.13%
· 0.50ct:+0.63%
· 1.00ct:+0.54%
· 3.00ct:-0.08%
数据源:Rapaport周报
单看12月的情况(截至昨天),四个重量区段的价格指数变化如下:

· 0.30ct:+0.33%
· 0.50ct:+1.90%
· 1.00ct:+0.25%
· 3.00ct:-0.32%
数据源:Rapaport周报
自今年年初起估算,0.50克拉的价格降幅最大,其次是1.00克拉、3.00克拉和0.30克拉。
(具体情况请等待Rapaport下个月发布的价格报告)

· 0.30ct:约-3.6%
· 0.50ct:约-25.5%
· 1.00ct:约-20.6%
· 3.00ct:约-11.4%
数据源:Rapaport周报
作为佐证,我们可以参考IDEX发布的近一年价格指数曲线(如下图):

▲ 图源:IDEX
可以观察到,在今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天然钻石的B2B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这说明上游的供应控制和中游的减产都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2024年,这种涨势会延续吗?
限供和减产,都是人为的、主动的调控行为,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天然钻石的价格是否会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1)需要拉动下游市场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玩数字游戏。
戴比尔斯和NDC的营销投入是否可以起到足够好的效果,并充分转换为零售端的业绩?在拿到下游端年底业绩评估之前,这依然是一个谜。
2)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需要得到改善。
如果中产阶级的“余粮”不足,那么意味着消费者依旧会普遍谨慎、在珠宝领域的实际支出会相应不足,前面说过的营销投入也只不过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自嗨。
3)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之间需要尽快区分各自的价值体系和市场范畴,并有效缩小重合区域。
但目前要实现这一点还有不小的难度,因为培育钻石的价格未稳,市场定位还比较“多元化”。另外,从国际舆论层面看,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两派之间的斗争非但没有减弱,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总之,上述三点充满了不确定性,很难让我们立刻变得乐观。
下面几则最近的新闻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更直观的判断:
-
拜登签署了新的行政令,要求以更严厉的方式制裁俄罗斯钻石,包括在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加工俄罗斯毛坯得到的裸钻产品。
评论认为,这个举措“弥补了之前针对第三方加工制裁不足的漏洞”,可能会对欧美市场的天然钻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
Instoremag发布文章表示,自上周起,美国的零售商纷纷报告说珠宝销售出现了上涨。
这或许说明今年圣诞节期间该国零售市场的发展状况是积极的——至少零售商还算乐观,因此未来进货(裸钻)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变大了一些。
-
但是万事达方面(Mastercard)指出,自11月1日至12月24日期间,美国珠宝类商品的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2%,相当一部分民众更倾向于类似旅游那样的“体验型消费”,而非单纯的商品消费。
虽然这个降幅低于去年同期的数据(-5.4%),但依然是负值。并且,从业内媒体的评论来看,美国零售市场的消费倾向性正在发生变化。对于珠宝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柄双刃剑,未来能注重“体验”的零售商,或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
与此同时,零售巨头Signet首席执行官Gina Drosos却乐观地认为,美国婚嫁珠宝市场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这当然是基于中长期(未来2-3年)做出的乐观判断,与戴比尔斯之前提到的时间跨度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2024年的天然钻石价格确实具备一定的支撑力(如政治影响、上游的供应政策等等),但真正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即下游市场需求)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优化。
因此,如之前文章中所述,我们建议继续关注中美经济发展状况、印度进出口数据,以及2023年底的零售市场反馈等等。
至于被媒体热议为“搅局者”的培育钻石,它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不过从宏观数据上看还是相对有限的,因为在供应链下游今年新获得的裸钻中,培育钻石的价值占比还不到10%(判断基础:1-11月印度天然/培育裸钻出口数据)。
另外,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双方能找到并坚持各自的市场定位,那么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之间的合作效应是更有利于市场发展的。
打架,只会让消费者迷茫,从而减弱对“钻石”的信心。合作,就有可能一起做大市场,达到互补与共赢。
只不过这个世界很有趣,很多事儿往往都知易行难。
祝各位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