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公司最新的奢侈品行业报告,向我们传递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近期连续发布了两篇有关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洞察文章,我们大概解读一下其中的重要内容。

▲ 图源:贝恩公司
01
概述
根据贝恩公司第22版《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20亿欧元,比2022年(3490亿欧元)上升3.72%左右。
这个数值低于6月份的预测,即5%-12%。
由于消费者信心普遍表现疲软、中国经济环境正在承受压力,以及美国市场复苏信号不足等原因,贝恩预计2024年的增幅也将保持在中低个位数。
与前两年的情况相比,2023年的增速显然落后于疫情后快速复苏的节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贝恩在报告中将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出现下降(或增长非常缓慢)的时间段是:
·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
· 2015-2016年的“重启”期
· 2019-2020年的新冠疫情
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市场在其他时间段内都保持了正向的增长。
该报告的主要撰写者、贝恩公司合作伙伴Claudia D'Arpizio认为,现在对于奢侈品牌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刻,那些具备韧性和创新能力的品牌将成为最终的赢家。
“它们需要针对各自客户的(消费)习惯,做出勇敢的决策。”
如果将“奢侈品”的范围扩大,使其包括艺术品、豪华住宿、汽车、游艇等行业,则2023年的市场总规模为1.5万亿欧元,比2022年增长了8%-10%。
02
各地区的发展
贝恩公司指出,随着旅游经济的复苏,游客在世界各地的高端消费呈现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的消费规模已经“接近疫情之前的水平”,并且“在全球很多区域还有未被开发的潜力”。
然而各地的发展各有快慢,其中:
· 欧洲市场恢复得很快。“虽然本地客户依旧会受到经济不稳定性的影响,但顶级客户池依旧保持了很好的增长态势。”
· 美洲市场表现不佳,比2022年下降了8%左右,高端客户依然在消费,不过保持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如欧洲)。
· 沙特和澳大利亚的(游客)奢侈品消费十分强劲。
· 中国内地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现很强劲,但随后因为出现了一些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开始放缓。“海南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奢侈品枢纽’。”
· 日本市场发展得不错,其中除了本地消费者的积极情绪之外,日元兑美元汇率的下降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 韩国市场正在面临挑战,经济形势的风向正在对本土消费造成影响,汇率问题也催使游客去别的地方消费。
· 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泰国的市场状况比较不错,跨区域旅游相对繁荣。
03
各类产品的发展
珠宝的表现十分突出,“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有投资方面的想法”。在高端客户的推动下,珠宝成品(ready-to-wear)的市场呈正向发展的态势。
化妆品的增长也是比较积极的,不过钟表市场却“还在继续挣扎”。皮具市场需求在经历了数年的高增长之后出现“放缓的迹象”。
从渠道的角度看,单品牌零售商的表现好于多品牌零售商,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在不断追求更好的线下购物体验。客户服务在销售中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贝恩认为,线下和线上体验的混合程度在持续增强,这要求品牌方能“针对整个消费过程做杰出的服务”。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商场还是专业的线下店铺,多品牌店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
04
2030年会怎样?
“过程会有一些波动,但整体增长的基础还是比较稳固的。”
贝恩认为,2030年中国客户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的消费占比大概为35%-40%,欧美客户加在一起的占比大约为40%。
线上和单品牌渠道的总占比为2/3左右。
Z世代届时将占据奢侈品市场25%-30%的比例,而千禧一代的占比为50%-55%。
对于品牌来说,保持创新将对长期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加强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并有效建立客户对品牌的感情。至于短期发展方面,则需要具备更多的灵活性来面对各种问题,如优化自己的流程等等。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