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G7针对俄罗斯钻石的制裁很难执行?
我们之前提过一个观点:现在的天然钻石行业,其“政治属性”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或许有利于维护(其中一部分)天然钻石资源的价值,但这种政治手段的介入是否是可持续的?是否会引起业内不同“派系”之间更激烈的斗争?是否会彻底导致该行业的分裂?这些都是未知数。
在昨天的文章末尾,我们提到了G7将讨论“四套有关制裁俄罗斯钻石的方案”,这四套方案源自四个组织:
· 比利时政府及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AWDC)
· 印度宝石和珠宝出口促进委员会(GJEPC)
· 法国珠宝协会(UFBJOP)
· 世界钻石委员会(WDC)




▲ 图源:AWDC, GJEPC, UFBJOP, WDC
这四家单位的构成很有意思:前两家代表行业中游,第三家代表下游,第四家则是“统筹型”机构。
这四家的方案各有不同,总结来讲分别如下:
-
比利时:针对天然裸钻和毛坯建立一些“物流节点”,从而可以跟踪这些钻石的来源和物流路径。
-
印度:我们是做加工的,可以做一个名为GEMPACT的方案,由国家工商部门监督,并欢迎G7在孟买设立办事处。
-
法国:让供应商提供源头声明,然后逐步完善这个“质量体系”,保障俄罗斯源头的钻石不会被混进来。
-
WDC:做一个“G7钻石协议”(G7 Diamond Protocol),要求各公司在单据中 声明“没有俄罗斯钻石”,然后由行业协会进行审计。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四套方案都或多或少具有争议,主要问题集中在技术手段和操作成本上,当然还涉及到执行过程中的监控难度。
-
比利时方面拿出了数据,认为设置“节点”的操作方式可能会“给每颗钻石增加20-30美元的成本”。(比利时外交部政策官员Kilian De Saeger)
-
印度的问题全世界都知道:你怎么控制那些中小型加工厂。
-
法国方面认为,现在的技术手段不足以支撑整个供应链,可能会“打开混售俄罗斯钻石的大门”,并且“存在公开一些保密信息的风险”。
-
至于WDC的“G7钻石协议”,更是遭到了包括Rapaport在内的行业组织的反对。早在9月的网络研讨会上,我们熟悉的马丁·雷鹏博(Martin Rapaport)明确表示反对这个G7钻石协议,因为这将带来“广泛的审计需求”,并且“制裁是政府的职责,不要强加到行业上”。当然,WDC也针对Rapaport进行了“还击”,认为“对方的理解完全不准确”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相关信息,此处不做赘述。

▲ 图源:Rapaport
总而言之,各方在提出“方案”的同时,却始终没有办法达成一致,这是目前最有意思的地方。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G7只是协调政策“论坛”,无权强制执行其“建议”。(观点源自Rob Bates)
所以,JCK在昨天的评论文章中认为,之前说的“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的俄钻禁令,有可能要延迟到3月才能真正开始执行。并且“也许只能从1克拉以上的那些钻石着手”。原因很简单:
技术和操作层面的限制太大了。
就在这种混乱(甚至荒诞)的局面中,戴比尔斯首席执行官Al Cook于10月19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示“戴比尔斯公司全力支持G7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俄罗斯产钻石的流入”,并提出“协作性、连贯性”,以及“维护全行业利益”的观点。当然,这封公开信也提到了“技术的局限性”问题,并号召行业合作制定方案。
从最近戴比尔斯和Sarine在钻石溯源方面的合作动态来看,戴比尔斯对于制裁俄罗斯钻石的问题是认真的。
只不过,这封公开信发布后,立刻遭到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反对,其中最激烈的声音是:
鉴于你们的政策和贪婪,钻石行业正在受苦。在没有任何研究的情况下,戴比尔斯想要提高毛坯钻的价格……你们不能一方面制裁一个国家的产品(钻石),另一方面却在买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
由于措辞实在激烈且带有个人情绪,我们将其原文置于下图,请谨慎参考。

▲ Al Cook公开信

▲ 业内网友的反对声
👆 可点开看大图
综上所述,G7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讨”之后,目前依旧未能拿出针对俄罗斯钻石的“制裁建议”。与此同时,从国际层面上看,天然钻石行业的政治属性与日俱增。
作为第三方观察者,钻石观察将持续跟进相关内容,并及时与各位业内伙伴分享。
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