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看培育钻石的降价问题
培育钻石降价的现象,一直都是业内外比较困扰的问题,甚至成为了部分舆论描述这个行业发展的话题之一。毕竟,降价引起的是对于(行业和产品)价值的担忧,并且会引发部分人群(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诟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作为第三方观察者,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收集和传播各方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和解读出来,为业内伙伴提供参考。当我们了解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包括那些站在对立面的观点),我们自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今天解读的文章来自George Prout,他于今年4月开始担任著名的培育钻石公司JB Bhanderi(1400+台CVD设备)董事长一职。
▲ 图源:JB Bhanderi官网
中间为George Prout
George在文章中针对培育钻石的降价问题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经济原则”:
1)供求关系:只有在供求平衡的时候,价格的波动才会趋于平衡。
2)摩尔定律:技术的发展将促进产品成本的下降,同时增加(行业的)整体价值。
3)去中介化:供应链将变得愈加高效,去除(部分)中间商的做法将引起(产品)价格的下降。
George认为现在降价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还没有达到“低于成本出售产品”的程度。对于中游而言,培育钻石的切磨技术和锆石不一样,前者更加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从而为培育钻石裸钻的价格划定了一条“终极底线”。
从另一个角度讲,上述的三个经济原则既可以导致培育钻石价格的下跌,也可以引起培育钻石价格的上涨。(⚠️我们在本文后半部分会增加两张统计图表)
目前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1)美国市场的容纳能力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比如Costco还没有介入这个领域,JC Penney正在考虑销售培育钻石产品。至于独立珠宝商,他们采用培育钻石已经成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
“我们还看不到终点。”
2)美国以外的市场也是很大的。比如欧洲现在“几乎每家主要的零售连锁店都在测试培育钻石产品”,不过距离美国的发展进程大概会滞后两年左右。印度的消费者正在接受品质越来越高的培育钻石(包括改色产品)。至于中国市场,中国黄金推出了大规模采用培育钻石的计划,这将引导其他亚洲公司进行效仿。
3)除了消费领域之外,培育钻石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很丰富,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因此,从数学的角度看,假如将供应的增长视为“线性增长”(如2、3、4、5……),那么需求的增长(很可能)是某种“指数曲线”,即几何级数递增(如2、4、8、16……)。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增长之间,“明智的选择显然是将赌注放在几何递增上”。
以上是George Prout在其文章中阐述的观点。作为一家知名培育钻石企业的高管,他将“赌注”(如果真的是赌注的话)压在需求的几何递增上,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信心。(但我们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宁愿不用“赌注”这个词,而改用“对未来市场容量的判断”。)
培育钻石市场容量的天花板在哪里?从目前的角度来讲,很难说得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们一直强调”这个行业还很年轻”的原因之一。我们需要给这个行业更多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相对科学的视野。
从最近一个多季度的裸钻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培育裸钻的B2B价格大致上还是比较稳定的。在众多的区段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个在零售市场上相对“主流”的板块作为案例:
2.00-2.99ct圆形裸钻:

▲ 2.00-2.99ct圆形培育钻石裸钻线上B2B价格趋势
统计:钻石观察
3.00-3.99ct异形裸钻:

▲ 3.00-3.99ct异形培育钻石裸钻线上B2B价格趋势
统计:钻石观察
虽然我们的统计时间并不长,但最近一个多季度的价格表现确实相比两个季度之前要缓和很多。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环境、天然钻石的供求关系变化、下游对培育钻石的态度演变等等。
钻石观察愿为所有伙伴提供各种业内的资讯和观点,请冷静、谨慎地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