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行业的“岔路口”
发稿时间:2022年5月24日
先看两条近期的新闻:
1)IDEX在5月19日的文章中说,Alrosa目前虽然正在受到美国的制裁,但该集团已经开始向俄罗斯国内的投资型客户销售大颗粒高价值钻石,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成品钻(白钻或彩钻)一般都在3克拉以上,在莫斯科完成切割打磨后,通过一个叫 Diamond Exclusive Program 的计划投放给数家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报道称,从三月份开始,加入这个计划的人越来越多。
2)最近三天以来,包括 Jeweller Magazine 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在转载一篇文章,表示印度有25万切磨工人开始进入为期两周的无薪假期,并且很有可能随后就会失业。俄罗斯钻石的缺失令印度的切磨工厂纷纷减产,从5月16日开始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2小时降为8小时,并且每周放假2天。GJEPC 一方面正从培育钻石行业寻求更多的补充,另一方面不断抱怨制裁俄罗斯的政策给加工业带来的麻烦。

▲ 图源:Jeweller Magazine
现在没人知道俄乌之战会持续多久,但即使明天就停战,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立刻停止,对供应链的影响也会至少持续一段时间。
Robert Bouquet 曾经在3月23日和5月6日分别发表过长篇文章,论述战争对钻石行业的冲击。他提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这场战争和Alrosa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Alrosa正在(像其他俄罗斯公司一样)遭受制裁的打压,并且俄政府除了启动Gokhran之外也毫无办法。
Robert 是天然彩钻协会,即NCDA(Natural Color Diamond Association)的“contributor”,在安特卫普工作,因此他的观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中立国家/地区业内人士的想法。
应该说,除了美、英两国之外(事实上基本只需要考虑美国),其他与钻石行业息息相关的国家并不愿意看到Alrosa被彻底踢出现有的国际供应链。尤其是在贸易层面(比利时、阿联酋等)和加工层面(印度等)的核心地区,从业者更是不愿意让整个行业损失30%的供应量——更何况这里面含有大量应用范围极广的小颗粒钻石。
至于Alrosa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巨头戴比尔斯,事实上也只能在短期内获益。这次看货会戴比尔斯并没有趁势涨价,大概率是看到了二级市场潜在的麻烦。Bruce Cleaver (DB首席执行官)的公开态度一直非常谨慎,他在公布业绩的时候明确表示过“下一次看货会很难保证大幅度上涨”,是因为一旦二级市场的毛坯钻再次出现大幅度溢价(其实已经开始了),那么在中游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很恐怖的。假如下游价格在涟漪效应的作用下出现不合理的涨价,结合通胀、战争、疫情这三大因素的围攻,恐怕下游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萎缩的风险。
并且,这一次的供应短缺,即使戴比尔斯掏空自己的库存也无法挽救。

▲ 图源:JCK
钻石行业正在面临重要的选择:
1)采纳乌克兰5月16日的“书面建议”,修改金伯利进程(KP)对于“冲突钻石”的定义,将 Alrosa 彻底踢出国际供应链,迫使 Alrosa 单独建立供应体系。这么做可能产生的结果之一,就是全球钻石价格紊乱,获益者鼓掌、失意者图强。
2)某一方势力做出让步,Alrosa 重归国际供应链,在经历短期的调整之后恢复动态平衡。这样,一部分人将在利益或脸面上作出牺牲,但行业的供求关系有望保持稳定。
究竟是激进冒险,还是退让求稳?在六月份KP开会之前,几乎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业走向。各方的态度已经比较明确了,或许金字塔的顶部早已有了安排,但作为普通从业者而言,只能选择等待。
钻石行业正在这个“岔路口”驻足徘徊,随后可谓一步地狱、一步天堂。
另:关于俄罗斯制裁和钻石溯源方面的事儿,我们在和刘厚祥博士的对话中也有所涉及,前几日经过整理剪辑后,已在《钻石观察》视频号以“番外篇”的形式发布。视频中所述均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企业,仅供参考。
欢迎更多的伙伴加入到对话节目中来,有意者请在后台联系。
钻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