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围剿中国棉花,对钻石行业有什么警示?

 

发稿时间:2021年3月25日

 

前半部分讲棉花,后半部分讲钻石。

请自由切换阅读。

 

先讲讲棉花

 

是不是看了一整天的新疆棉花呢?今天早上就有小伙伴让我写一写这个事件,后来我查了一些材料,并且找了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基本得出两个结论:

 

一、相比三年前的脑残D&G,这次的“围剿中国棉花”的政治意图更明显。

二、怎样迎接西方针对中国产业链的打击,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现实。

 

第一条不用多讲什么。现在只要是个人就知道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所以除非脑子秀逗,否则没有一个品牌会像D&G那样赤裸裸地辱华。这次事件的背后是谁在操纵,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们重点讲讲第二条。

 

BCI(全称“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的NGO组织)作为始作俑者,在纺织品、消费品、时尚品牌区域的话语权是有目共睹的。作为NGO,BCI很容易在道德层面占领高地。更重要的是,从市场的角度讲,BCI的1600家会员单位的覆盖面极广,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早在2020年,当时执政的特朗普就开始抵制新疆棉花了(还有番茄),因为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含棉纺织品价值超过了200亿美元。那时候BCI出面为特朗普站台,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H&M也参与其中哦(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在泰国、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家建立独立于中国的海外供应链。

 

现代社会已经不能轻易发动军事袭击了,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基本都在经济领域展开。BCI之所以有资格站出来抵制新疆棉花,最大的“靠山”就是旗下单位所掌握的市场需求。有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它就可以在操纵者的指导下为所欲为。

 

H&M、Nike……就是BCI的棋子而已。

 

看一下中国:新疆的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国。

 

2020年中国出口到全球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超过了3100亿美元。

 

再讲讲钻石

 

棉花事件对钻石行业有什么警示呢?

 

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行业的一切归于下游,几乎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谁能在市场需求上形成强势影响力,谁就能真正扼住产业链的咽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BCI在幕后黑手的推动下,从所谓道德层面对中国棉花发起“进攻”,就是“凭借市场需求遏制产业链”的体现。

 

当然,我相信中国不会就此输掉这场“战斗”,因为咱们的方法有很多,只不过“打仗”的损耗不会小。

 

所以,无论是业已成熟的天然钻石,还是刚刚起步的培育钻石,我们都需要严肃地考虑:谁在(能)控制下游市场?

 

试试随便说几个你一下子能想得到的天然钻石珠宝品牌,你心里其实就有答案了。将来该怎样掌握下游、怎样壮大民族品牌,各位业内的小伙伴比我清楚得多。

 

至于培育钻石,我们暂时不谈工业应用、只谈零售的话,会发现目前的下游市场根本不在中国。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培育钻石。这是令人有些伤心的,不过也充满了潜力的事实。

 

业内都知道培育钻石技术分为HPHT(高压高温)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两种。中国企业基本包揽了全球HPHT钻石的生产,CVD方面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相比全球CVD产量而言依旧较小。另外,中国生产的培育钻石大都用于出口,通过印度等国家的切割打磨最终输送到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国)。

 

贝恩报告说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在700万克拉左右,中国市场才拿了多少货?

 

如果这个局面不尽快改变的话,掌握下游的就是美国人了。

 

国内就没有人做培育钻石的零售吗?有,但是太少了。我朋友圈里有几位小伙伴是做这个的(Respect!),只不过现在相比全局而言规模还太小。但是据我个人的了解,目前已经有好几个极具实力的品牌公司正在酝酿培育钻石珠宝。如果他们能“挺身而出”的话,相信会对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客观地讲,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判断,中国的钻石产业迟早会面临西方势力的围剿,因为你越强,别人越是不爽。这是躲不掉、也不用躲的现实。那么,我们究竟是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还是零零散散地等着别人打进来呢?从商业层面考虑,或许要求所有企业团结是非常困难的,但我始终觉得,共同做大属于自己国家的蛋糕,是一项值得期待、值得努力的事业。

 

说得更重一些,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的事儿了。

 

钻石观察

 

伙伴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创建时间:2022-07-20 15:56